过量的硝酸盐可引起婴儿高铁血红蛋白福建生物碳源血症,还可形成高度致癌的亚硝胺或亚硝胺。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规定饮用水中硝酸盐氮(NO3-N)浓度应低于10mg/L,但由于施肥造成的硝酸盐淋溶损失、污水处理中总氮(TN)去除不彻底以及天然水体中氮的不断积累,水体硝酸盐污染已成为当前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在欧洲和美国,地下水中NO3-N的浓度一般为40 ~ 50 mg/L,有些地区甚至高达500 ~
700 mg/L,远远超过世卫组织规定的浓度限值。在全国118个大中城市中,有76个城市天然水体硝酸盐污染严重,而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北方城市中,有4个城市硝酸盐浓度超标面积超福建生物碳源过200 km2。因此,迫切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高效去除水中的硝酸盐。
水体中硝酸盐污染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福建生物碳源。从彻底消除硝酸盐污染和降低经济成本的角度出发,在这些技术中,生物异养反硝化工艺为合理,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应用广泛等优点。从异养反硝化的反硝化过程来看,水中的异养反硝化菌可以在合适的C/N比下将硝酸盐还原为氮。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碳源是电子供体,硝酸盐是终的电子受体,所以有机碳源是这个过程的核心基质。
反硝化碳源主要包括系统碳源(也称内部碳源)和外部碳源。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由于污水中系统碳源浓度低,现有工艺没有充分发挥系统碳源的内在价值,通常需要采用投加碳源的方法来解决碳源不足导致污水处理中总氮去福建生物碳源除率低的问题。城市污水处理厂传统的外加碳源主要是甲醇、乙醇等液态碳源,以及易溶于水的乙酸盐和葡萄糖。一旦投加,它们与污水充分混合,很难根据污水水质的变化动态调整投加量,导致成本高,运行维护繁琐,出水TN或福建生物碳源化学需氧量(COD)难以达标。为此,相关研究人员转而采用成本低、性能好的固体有机物作为异养反硝化的缓释碳源,缓释碳源按来源可分为天然缓释碳源和合成缓释碳源。